一、定植建園
1. 壯苗要求
保護地栽培能否獲得高產, 關鍵在苗, 設施栽培要求栽植前苗木
要達到如下標準: 無病毒苗木; 有4-5 片發育健全的無病蟲害的完整
葉;苗木莖粗1-1.5 厘米;有20 條以上、粗度1毫米以上的新根;
植株矮壯,單株重量25-30 克左右。
2. 定植時間
一般在8 月下旬至9 月下旬。
3. 栽植密度
栽植采用高畦雙行栽培,一般畦高40 厘米,畦頂面寬40 厘米,
畦底寬60 厘米,畦間距為25 厘米;栽培時行距為25-30 厘米,株距
20 厘米。
4. 栽植方法
定植前應澆小水,水量以土不沾手為宜。
定植時應保證弓背向外,根要向畦的中間斜伸。這樣,苗帶過來
的老根與新發出的根不互相接觸,能減少病害傳播機會。
栽植深度以“深不埋心,淺不露根”為宜,即使葉鞘基部栽在畦
的平面上,使發根的部位盡可能與土壤接觸。
定植后澆水越早越好,栽完2000 株左右,大約2 個小時,就應
給栽過的澆水,防止萎蔫。定植完的第一次澆水要從上面向下澆,防
止苗被沖倒。
二、保溫前的管理
1. 按時灌水保證成活
從定植的第2 天起一直到第15 天,每兩天澆3 水,即一天在10
點和下午3 點各澆1 次,一天在中午澆1 次。絕對不能使畦面干得發
白。等到新葉已展開,每天澆1 次水即可。
2. 覆蓋地膜
草莓苗的緩苗時間一般為7-10 天,緩苗后,應及時把苗帶過來
的老葉擗去2 片,擗葉完成后抓緊時間覆蓋地膜。
覆蓋地膜時,應將新展開的葉留下,其余擗掉,但如果新展開的
葉少,可以兇手老葉在內共留3 片葉。
覆蓋地膜后,通過地膜下的水管灌水,每隔4-5 天灌1 次,灌到
通過也滲出水時為止。
三、保溫后的管理
1. 開始保溫
扣棚保溫適期是當外界夜間氣溫降到8℃~ 10℃時,一般溫度在
5℃以下,草莓進入休眠;夜間6℃~ 7℃為保溫期臨界溫度。北京地
區一般在10 月上中旬扣棚,但升溫時間應在11 月初。
2. 保溫后的溫度管理
開始保溫的3-4 天,把溫度調節在30℃左右。這樣能把即將體
眠的植株喚醒,長出新葉。這時,如果溫度低,葉柄不再伸長,仍然
四下張開,呈萎蔫狀態,以后也長不好。
草莓解除體眠后,白天溫度可以降到不超過28℃,開花后白天
溫度應控制在25-23℃,果實變白后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℃左右。在
最冷的時候,夜溫應不低于5℃。
3. 噴赤霉素
保溫開始后4 天左右,地上部已開始旺長時噴赤霉素, 只噴1 次,
濃度為7mg/L,應注意只噴生長點,什么時間噴都可以,只要葉上沒
有露水就行。4. 擗底葉和抹芽
第二次擗底葉是在噴赤霉素后13-15 天進行。從第一次擗底葉到
這時能展開3-4 片葉,在頂花序的花蕾已稍露出時即可開始把噴赤霉
素后已產生效果的4 片葉留下,其余底葉全擗掉。5. 蜜蜂授粉
11 月末頂花序開花前,為提高授粉率,一棟溫室放養一箱蜂
(約5000 只)幫助授粉。
草莓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
一、灰霉病
適宜發病溫度22-25℃,濕度90%以上,弱光利于發病。
農業防治:采用高畦覆蓋栽培,膜下澆水;加強通風透光,早
春清晨短時放濕氣;清除病殘體,摘除病果。
藥劑防治:50%和瑞水分散粒劑1000 倍;40%施佳樂懸浮劑1000
倍;2.5%適樂時懸浮劑800 倍;25%阿米西達懸浮劑800 倍;75%達科
寧(百菌清) 600 倍;45%特克多(噻菌靈)懸浮劑800 倍;50%多霉
清可濕性粉劑800 倍;50%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 倍。
二、白粉病
溫暖干濕無常的環境,陰雨天及密植,窩風環境易發病,大水
漫灌,濕度大,肥力不足,植株生長后期衰弱發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適當增施生物菌劑和磷、鉀肥;降低濕度,增強通
風透光;及時清除病殘體,并進行土壤消毒。
藥劑防治:25%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 倍; 75%達科寧(百菌清)
600 倍; 10%世高水分散粒劑2300-3000 倍; 32.5%阿米妙收懸浮劑
1000 倍;80%大生可濕性粉劑600 倍;40%信生可濕性粉劑6000~8000
倍;43%菌利克懸浮劑3000 倍; 70%品潤干懸浮劑600 倍;2%加收米
(春雷霉素)水劑400 倍;30%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 倍;40%福星
6000~8000倍。
三、葉斑病
病菌在病殘體或病葉上越冬, 借風雨傳播,從傷口或氣孔侵入,
高溫高濕發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方式;及時清除病殘體及老葉;
適量澆水,雨后及時排水。
藥劑防治:25%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 倍; 75%達科寧(百菌清)
600 倍; 10%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 倍; 32.5%阿米妙收懸浮劑1000
倍;56%阿米多彩懸浮劑800 倍;80%大生可濕性粉劑600 倍;70%品
潤干懸浮劑600 倍;50%利霉康可濕性粉劑800 倍。
四、輪斑病
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,借風雨傳播, 從氣孔侵入,發病適溫為
22-26℃,濕度近飽和,多雨季節發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方式;及時清除病殘體及老葉;
適量澆水,雨后及時排水。栽前有2.5%適樂時懸浮劑600 倍浸根處
理5-10 分鐘,晾干后定植。
藥劑防治:25%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 倍; 75%達科寧(百菌清)
600 倍; 10%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 倍;40%信生可濕性粉劑600 倍;
32.5%阿米妙收懸浮劑1000 倍;56%阿米多彩懸浮劑800 倍;80%大生
可濕性粉劑600 倍;70%品潤干懸浮劑600 倍;50%利霉康可濕性粉劑
800 倍。
五、根腐病病菌在土壤越冬,通過雨水、大水漫灌、中耕、害蟲
為害傳播。高濕、露水、積水、黏質土壤發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增施有機肥,有機肥要充分腐熟;土壤處理: 1 米
3 土+100 克68%金雷水分散粒劑+100 毫升2.5%適樂時懸浮劑混勻溝
施、穴施;移栽前藥劑處理幼苗: 2.5%適樂時懸浮劑600 倍浸根處理
3-5 分鐘, 晾干后定植。
藥劑防治: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;98%惡霉靈可濕性粉
劑2000 倍; 10%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 倍;25%愛苗乳油3000 倍灌根。
六、果腐病
以病殘體在土壤中存活、越冬;遇水和適宜溫度借氣流傳播;
接觸地面或近地面的果實,受到創傷, 蟲咬, 水泡的果實感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高畦覆蓋栽培;及時采收,清除病果;加強通風,
防治害蟲。藥劑防治:80%大生可濕性粉劑600 倍;10%世高水分散粒
劑800 倍;68%金雷水分散粒劑700 倍;72%克露可濕性粉劑800 倍噴
施果實和地面。
七、芽枯病
病菌依附于病殘體上在土壤越冬。寒冷、潮濕、連陰天發病嚴
重。
農業防治: 無病土育苗: 育苗土1 米3 土+100 克68%金雷水分散
粒劑+100 毫升2.5%適樂時懸浮劑混勻鋪在苗床中,分苗轉苗時再對
苗圃地面噴施68%金雷水分散粒劑600 倍;重病地塊進行土壤消毒:
每畝用50%菌毒清可濕性粉劑或50%多菌靈或40%惡霉靈可濕性粉劑
2~3 千克,拌細土均勻撒在定植溝或穴中;增施有機肥,發酵肥;及
時通風透光。
藥劑防治: 10%立枯靈懸浮劑300 倍;2.5%適樂時懸浮劑1500
倍;98%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500 倍;50%和瑞水分散粒劑1500 倍;40%
信生可濕性粉劑5000 倍噴淋或淋灌植株。
八、病毒病
病毒不能在病殘體上越冬, 只能依靠冬季種植的草莓、存活的
多生雜草做寄主存活越冬。通過蟲傳和接觸及傷口傳播。高溫干旱適
合病毒病發生增殖,有利于蚜蟲繁殖和傳播。
農業防治: 徹底鏟除田間雜草和周圍越冬存活的草莓; 選用脫
毒苗;增施有機肥,有壯苗,及時滅蚜蟲;移栽前2~3 天,用25%阿
克泰水分散粒劑1500-2500 倍噴淋幼苗,每平方米苗床噴藥液2 千
克。
藥劑防治: 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劑1500-2500 倍; 10%吡蟲啉
可濕性粉劑1000 倍;10%抗粉丁可濕性粉劑1000 倍。移栽早期對種
苗用20%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 倍;30%病毒星可濕性粉劑400 倍;
1.5%植病乳油1000 倍噴施對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九、枯萎病
病毒在土壤中、未腐熟的有機肥中越冬。從傷口、根系的根毛
細胞間侵入。土壤發病適宜溫度為22-32℃;重茬、連作、土壤干燥、
黏重土壤發病嚴重。
農業防治:種苗藥劑消毒:用2.5%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 亳升
800 倍對種苗根系浸根3-5 分鐘;育苗營養土消毒:取田土與腐熟有
機肥按6:4 混勻,并按100 千克苗床土中加68%金雷水分散劑20 克
和2.5%適樂時懸浮劑10 毫升拌土一起過篩混勻。及時清除病殘體。
藥劑防治: 98%惡霉靈可濕性粉劑2000 倍;45%特克多懸浮劑
100 倍;2%農抗120 水劑200 倍;2.5%適樂時懸浮劑1500 倍;50%多
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;80%大生可濕性粉劑600 倍每株250 毫升,
在開花結果初期,盛果期灌根。定植時用生物菌藥萎菌凈1000 倍每
株250 毫升穴施灌根后定植,初花期再灌一次。
十、土壤鹽漬化障礙
重茬、連作,有機肥嚴重不足,大量、過量施用化肥的地塊發
病嚴重。改良土壤:增施有機肥。氮肥過量的增施鉀肥和動力生物菌
肥。連作地塊可以用亞聯微生物肥改善鹽漬化狀態; 或用動力生物菌
肥,增加土壤吸收活性。重癥地灌水洗鹽,泡田淋失鹽分。及時補充
因流失造成的鈣、鎂等微量元素。
亞聯微生物肥施用方法:
第一步用桶取水12.5 斤,加入紅糖2 斤,將紅糖全部融解,
配制成混合液;
第二步待混合液的溫度穩定在23℃以上時,加入亞聯肥濃縮
液63 毫升;
第三步將桶放置在溫度為23-30 ℃之間的地方。
第四步等待48 小時,將激活的微生物肥混合液兌水240 斤
以上( 同時添加一些紅糖作為微生物在土壤里的食物源), 用潔凈的噴
霧器均勻地噴灑在一畝土里或田里。
秸稈反應堆技術: 于每年7-8 月份,南北向挖溝,寬60~80 厘
米,深50-60 厘米;挖好后,均內填碎秸稈至1/2 ,踩壓找平。每畝
施秸稈速腐菌種2 千克,隨之加第二層秸稈,再撒4-5 千克菌種,然
后覆土3-4 厘米,溝內灌水以充分濕透秸稈為宜,再以30× 40 厘米
距離打孔,孔徑3-4 厘米,發酵7-8 天,再進行第二次覆土,覆土厚
度控制在30 厘米,結合第二次覆土可施入腐熟圈肥, 每畝7000-8000
千克,或雞糞2-3 米3,在做小高壟前施入尿素30 千克,磷酸二銨
40 千克,硫酸鉀10 千克,在施入秸稈處做小高畦,小高畦做好后再
一次打孔。
十一、低溫障礙
低于10℃,花芽分化停止。蜜蜂輔助授粉:一般半畝的日光
溫室, 可放置1-2 箱蜜蜂; 溫室封口須設置紗網, 以防蜜蜂飛出。
噴施抗寒劑:可選用3.4%碧護可濕性粉劑7500 倍(10 克藥+30
千克水),或愛多收、保多收,或1 桶水加50 克紅糖再加0.3%磷酸
二氫鉀噴施。
十二、蚜蟲
鋪設銀膜避蚜: 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驅避性, 在栽培畦上鋪設
銀灰膜。黃板誘蚜:每30-50 米2 掛一快誘蚜板。
藥劑防治: 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000~6000倍;1%印楝素水
劑800 倍; 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 倍。
十三、螨類
1.8%阿維菌素2000~3000倍; 十四、地老虎及蠐螬5%美除乳油
1000~1500 倍; 2.5%菜喜懸浮劑1000 倍; 20%除蟲脲600 倍; 0.5%
抗蛾斯800 倍;52.5%農地樂乳油1200 倍;10%除盡1500 倍;5%抑太
保乳油2000 倍。
十五、煙青蟲及棉鈴蟲
用Bt 蘇云金桿菌乳油800 倍,5%美除乳油1000~1500 倍; 2.5%
菜喜懸浮劑1000 倍;20%除蟲脲600 倍; 0.5%抗蛾斯800 倍;10%除
盡1500 倍,早晨或傍晚幼蟲鉆出活動時噴施效果好。